胃病的“幫兇”——幽門螺桿菌。
臨床發現,相當多人的胃病,是由于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所致。
幽門螺桿菌,被認定為一級致癌物,是唯一被確認與癌癥有關的細菌,并且,傳染性極強。
慢性胃炎者中,幽門螺旋桿菌檢出率為95%~100%;胃潰瘍者中檢出率為70%~80%;而胃癌患者中檢出率約為80%。
從感染,到胃癌,它一步一步摧毀你的胃
科學家發現,幽門螺桿菌進入胃后,可以運動并穿過胃黏液層,到達上皮表面后牢牢地與上皮細胞黏附在一起,避免隨食物一起被胃排空;
此后,它們就長久「定居」在我們的胃里,不斷釋放尿素酶、空泡毒素、磷脂酶、生物胺等物質,使胃黏膜上皮細胞壞死,破壞黏膜屏障,導致胃炎,進一步形成胃十二指腸潰瘍,甚至誘發胃癌。
幽門螺桿菌會造成腸上皮化生啟動胃癌因子,導致胃癌的發生。
一旦出現4個異常,十有八九感染了幽門螺桿菌,莫忽視
1、頑固性口臭
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早期癥狀之一,就是口臭。
人受到感染后,會引起消化不良,同時細菌產生的分泌物所帶來的臭味也會通過口腔散發出來,這即便是刷牙,也無法緩解。
2、反復燒心
感染上幽門螺桿菌之后,會引起胃部的正常功能受到影響,致使胃酸分泌過多。
當體內的胃酸過多時,最典型的癥狀就是患者會出現反復燒心的情況,同時可能還伴隨著腹脹,這尤其需要注意。
3、總是饑餓
感染幽門螺桿菌之后,就會繁殖生成氣體導致胃脹氣,所以即使患者沒有吃太多食物,也會有明顯的飽腹感,而由于患者沒有攝入足夠的能量和營養,所以這種飽腹感不會持續太久,就會出現饑餓。
4、經常胃痛
胃痛大約是胃病患者最典型的表現之一了,感染上幽門螺旋桿菌之后,能在腸胃內釋放毒素,損傷腸胃黏膜,所以很容易會出現胃潰瘍的情況,導致腹部疼痛。
這四種食物,可抑制幽門螺桿菌,修復胃粘膜,堪稱胃病“天敵”
1:白古丁根
白古丁,隨處可見,其根莖藥用價值高,可殺滅幽門螺桿菌。
日常多吃點白古丁根,或者將其炒制成白古丁根茶,泡水喝,對胃部健康,十分有益。
現代研究發現,白古丁,可使幽門螺桿菌轉陰,潰瘍面愈合、疼痛停止,能明顯減輕應激所致的胃黏膜損傷,使潰瘍發生率和潰瘍指數明顯下降,而配伍成復方后,抗潰瘍作用更強。
四川某醫院,應用白古丁,聯合奧美拉唑膠囊,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的糜爛性胃炎患者66例,并與西藥三聯療法治療的66例作對照。
Copyright @ 2016 茂名信息港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